<返回

河南再发暴雨预警,面对天灾如何未卜先知?

引言

“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
这是《后汉书》中关于公元132年张衡所发明的侯风地动仪的描述。促成这一历史性创造的是,此前的三十年间,中华大地上一共发生了26次载入史册的大地震,给百姓生产生活造成了莫大伤害。
1
图示:张衡与地动仪
1
哪怕只是龙口指示的一个大概方向,帮助古代消息闭塞的中央政府,及早做出判断和准备,对于争分夺秒的抗灾救灾来说,都是至关重要。
 
地动仪是古老的华夏民族在对抗自然天灾的过程中,一次对于预警监测灾害发生位置的伟大尝试。
 

01

2021年的7月,全国人民的心都被河南郑州及周边地区的暴雨所牵动。“千年一遇”的大雨填满了水库,溢出了河堤,地铁受困、隧道告急,最终酿成了三百余人丧生的惨剧。
悲痛过后,有关“气象部门是否及时预警”的问题备受关注。但令人震惊的事实是,据相关统计,关于7月20日的暴雨,河南省、市、县气象部门自15日开始,共发布预警信息1184条。
1
上到政府官员,下到普通民众,都倒在了麻痹大意的侥幸心理之下。毕竟,“天气预报报不准”的儿时印象,以及时不时登上热搜的“北京市民集体在家等雨”,似乎让人们忽略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早已能够实现古时先人们准确预测自然灾害的梦想。
1
洪涝、疫情接连肆虐的一月有余之后,近日郑州再次频发暴雨红色预警,人们快速投入到有条不紊的防灾工作里去。而这其中,近年来快速落地实现规模应用的物联网技术,充当了C位角色。

02

北纬30度53分49秒,东经101度56分2秒。
1
正午烈日的照耀下,乡间山道旁的绿植深处,一块蓝白相间的光伏电板昂首挺立,仿佛一朵向日葵般,贪婪地吸收着阳光能量。
1
图示:普适型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站
1
电板阴影下不锈钢的器材箱内,“有电危险”的警示标志非常显眼,只因为其内部装载的地质灾害检查设备,正在24小时不间歇地忠实记录着周边的土质、水文信息。
1
这位坚守在海拔1908米的康藏高原上的孤独“卫士”,出自于武汉地大信息之手,一家提供专业地学与空间信息解决方案和技术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而其中物联网技术应用的硬件网关和软件系统部分,则来自上海南潮物联,专注于工业物联网领域的创新型物联网技术赋能商。
1
康定甘孜地处四川盆地西缘山地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是中国主要地震带之一,因此也成为国家自然资源部重点推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主要目标地区。
1
图示:康定-甘孜地震带
1
就在不久之前,国家应急管理部会同工信部、自然资源部等多个部门和单位,对上半年全国自然灾害情况进行会商分析。经核定,2021年上半年,国内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2801.9万人次受灾;1.3万间房屋倒塌,45.1万间不同程度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2921.7千公顷,其中绝收237.7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408.6亿元。
 1
但与2020年同期相比,2021年上半年全国自然灾害受灾人次、因灾死亡失踪人数、倒塌房屋数量和直接经济损失分别下降44%、42%、33%和50%;与近5年同期均值相比,受灾人次、因灾死亡失踪人数、倒塌房屋数量和直接经济损失分别下降44%、53%、69%和46%。
1
人类文明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脆弱的自然环境波动,面对难以抵抗的天灾,减少损失的最有效途径就是提前预警、及时准备,统计数据的变化也印证了这一点。
 1
上古时期,人们聚集起来形成部落,对抗“天威”;文明进步,国家成为有效发挥集体行动作用,应对自然灾害的主体。科学技术更是让人类面对大自然的不可抗力时,如虎添翼。
 1

03

2021年3月19日,国家自然资源部印发《关于做好2021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省切实做好地质灾害的工作,其中四川、云南、广西、甘肃、陕西、山西、青海、湖北等地均作为2021年普适性监测项目的区域。
1
1
1
地大信息与南潮物联的联手契机就此出现。
11
江城武汉的中国地质大学拥有世界一流的地质类学科建设,以此为依托的地大信息,在自然资源部全国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推广中,一举成为技术支撑单位。
1
核心团队在3S和地质灾害、灾害监测与应急、物联网、地学数据管理与应用、城市地质领域有超过10年的项目经验、技术积累。
1
土壤含水率、单位时间雨量、地下水位、地表裂缝、挡墙倾斜变形等这些平常人丝毫不会关注到的信息,却可以在地大信息团队的手中,精准地转化为未来一段时间内,地质灾害发生的概率。
1
然而,以地质学专家为主的地大团队,仍需要物联网技术方面的高精尖人才辅助,才能在低耗能高适应性的野外苛刻条件下,持久准确地把现实中的环境信息,传输到云端服务器上成为一条条可计算分析的数据。
1
南潮物联的创始人Roy Li (厉暘),正是一名活跃在国内大小物联网技术论坛社区的海归极客。
1
作为前诺基亚北美技术总监的他,曾主导手机操作系统塞班的研发工作,却兵败于安卓与苹果的两极格局面前。内心中的系统平台梦,促使他把目光投向于工业物联网这一还未被前人开垦的处女地上。
1
图示:Roy Li (厉暘)与Ruff团队
1
2014年回国的Roy Li (厉暘),借助自己在极客圈的“网红”身份,聚集了一批来自世界顶尖技术团队的高人,英伟达、IBM、英特尔、阿里巴巴等众多五百强企业研发经验,汇聚在一起沉默了两年之久,共同打造出一款面向工业端物联网应用开发的系统级平台Ruff OS。
1
技术驱动的“极客思维“,让Ruff OS并没有急于寻找资本助力推向市场,而是在国内各大知名技术论坛、社区不停地内测优化迭代。而地大信息的技术部门负责人就是在这样的机缘下成为其种子用户的一员。
1
Ruff OS不仅支持目前行业中主流的MCU架构和芯片厂商,还可以实现物联网应用的快速开发。技术出身的创始团队,更看重系统级产品的开放包容度,而非商业层面更偏好的盈利闭环,这反而成为地大信息选择南潮物联成为合作伙伴的优势之一。
1
1
另一方面,Roy Li (厉暘)团队在技术领域的深耕积累,也是Ruff OS能够快速移植工业物联网设备数据监测采集上的经验,复制应用到地质水文领域的关键所在。

04

1
科学的地质灾害监测,就是通过自动化监测,构建地质灾害监测从数据采集、传输、计算、存储、展示到分析为一体的信息化、可视化、智能化的服务平台,为地质灾害机理的研究分析以及预警预报、防治工程等提供可靠资料和科学依据。
1
这其中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就是,上文中康藏高原这种偏远地区的信号问题及传输难度。Ruff 团队根据地大信息的实际需求,创新性地使用了面向户外监测领域的NB/4G双链路低功耗物联网数据采集终端,支持联通、移动电信的NB-IoT/4G网络无线传输。
1
产品则采用高性能的ESP32双核处理器和工业级NB-IoT/4G方案,具有广覆盖、低成本、低功耗、低延时等特性,支持双向数据传输。

1

图示:NB/4G双链路低功耗物联网数据采集终端
1
当创新技术与专业学术结合在一起,一套拥有完整系统的地质灾害实时预警监控平台应运而生。地大信息的专业地学与空间信息解决方案,获得了可信赖的技术支持,南潮物联的物联网技术,则又获得一个全新应用领域探索成功的宝贵经验。
1
图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管理系统
1
随着5G技术、人工智能的进一步发展落地,物联网技术的场景应用也绝不会止于家居电器、工业生产,像地质灾害预警、环保节能减排等更多对于全人类社会具有长远意义的领域,都将会出现诸如地大信息、南潮物联这种优秀团队的身影。
<返回
您的浏览器已过时

要正常浏览本网站请升级您的浏览器。现在升级

×